发布时间:2025-02-22 09:46:56    次浏览
告别低维内卷2025酒店业该换个活法了五金2024年已然过去,回顾过去一年风云激荡的酒店市场,用一句“机遇与挑战并存”来概括未免太过笼统。
一方面,消费者多元化且极具个性化的旅行体验需求愈发凸显;另一方面,酒店整体供给产能仍在持续增长,竞争加剧。
国金证券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,中国在营酒店总量已超过36万家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
市场供给过剩,从拼价格到拼营销,从拼硬件到拼早餐,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,不少酒店已陷入低维竞争的内卷漩涡。
头部集团加速布局,中小酒管艰难求生;下沉市场遍地开花,高星酒店陷入存量博弈,数智化持续渗透,场景式体验重回消费核心……
超35万家酒店红海厮杀市场,但2024年上半年依旧新增酒店2.3万家,内卷加剧,酒店业的竞争远未见顶; 近两年,3万家酒店关门歇业,其中单体酒店占比高达95%,缺乏连锁化的单打独斗难以生存; 2024年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下降2%,平均房价下跌4%,RevPAR下跌6%; 据STR统计,2024年豪华和高端酒店的需求相对疲软,恢复速度远不及2019年同期; 头部集团(华住、锦江、首旅如家)市场占有率突破38%,而刚入2025年,接近20家中小酒管集团已进入破产重整、破产清算程序。
不难发现,2024年国内酒店业的发展态势已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现象,折射出国内酒店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细分化和消费升级的变革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国内酒店行业的内卷现象愈发明显,价格战、服务比拼、品牌塑造等度的竞争不断升级。
据STR统计,2024年平均房价(ADR)的跌幅高于入住率(OCC);从不同酒店级别的表现来观察,奢华酒店以价换量的态势最为明显,平均房价同比下降6%,价格的挤压必然地连锁反应到其他酒店级别,分别有1.8%至4.7%不等的下滑。
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,不少酒店集团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抓手,“下沉”和“出海”成为了两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词。
不论是万豪、洲际、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,还是华住、锦江等本土酒店品牌,皆围绕着下沉市场展开新一轮的扩张与角逐。数据显示,2024年华住集团在“三线及以下区县”市场中新开了1205家酒店;其中,在142个三线及以下区县市场开出了首店。
2024年6月,华住旗下品牌全季酒店宣布计划拓展中东市场,率先在沙特开设酒店,并在未来三年内计划至少开设10家全季酒店;
7月,锦江丽笙酒店宣布加强拓展国际版图,旗下民族酒店品牌“锦江国际酒店”计划落地越南、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;
11月,尚美数智宣布正式成立尚美国际事业部,携尚客优SHANKEE、品睿PENRO及兰欧LANOU三大核心品牌正式出海,将重点在东南亚、中东、中亚等核心区域开展业务。
不少业内观点认为,本土酒店品牌出海已具备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,2025年亦将成为本土酒店出海的新元年。
综合来看,2024年无论是进行战略收缩、内功,还是向下、向外探索,都是根据市场变化在做深度调整。
产品,是酒店安身立命的根本,不断提升产品力,品牌才能实现复购,摆脱行业同质化的困境,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。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,特别是经济体验时代背景下,顾客对于酒店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住宿需求。
随着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、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日益强烈,这些连锁酒店必须不断进行客户体验管理的升级与变革,以提升竞争力并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。
文华东方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康凯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从长期来看,“体验”将是市场成长的下一个增长周期。
亚朵凭借“中国体验”带飞“场景零售”,亚朵将每一家酒店、每间客房,甚至每一寸公共空间,都作为了消费者在场景零售上的“体验空间”,不仅在营收方面获益颇丰,更有助于亚朵品牌形象的日益丰满。
另外,将桔子的品牌精神内核,渗透到住客体验旅程和每一次与消费者的互动中,让桔子酒店加入华住集团7年后,从77家迅速发展至近900家酒店,成为华住集团旗下第三大品牌。
《2024中国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》显示,2024年,有67.3%的受访酒店会持续增加数字化技术的投入,并已在宾客服务与体验、后台运营与管控、数字创新与营销等方面在内的全业务场景上取得进展。
“数智化驱动”是酒店业多年来持续讨论的一个话题,但“数智化”到底如何真正落地,如何推动营销提速、提效,始终没有标准答案。
QuestMoblie认为,数智营销已经触碰到了关键的破局点——2024年,泛终端增速持续喜人,人工智能应用大步发展,为营销工作数智化打通了“提效”和“提速”这两大关键环节;2025年,这个趋势还将不断加强。
2月18日,华住集团发布新前台模式——最快10秒入住,通过重构服务流程与智能设备组合,让传统酒店前台“隐形化”;
2月20日,亚朵与飞书联合推出业务工具“几木里”,旨在服务亚朵总部及全国门店,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优化管理流程。
2025年的中国酒店业,正经历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价值创造”的深度变革,注定是破局者与掉队者的分水岭。
当传统增长模式失效,唯有以数据穿透本质、以生态链接资源、以价值重塑品牌,方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量。